位于龍潭村青田小組已有400多年歷史。
在順德杏壇鎮西北面,位于龍潭村青田小組已有400多年歷史,這里民風淳樸,鄉村錯落有致。
2015年,廣東工業大學城鄉藝術建設研究所所長渠巖來到青田,嘗試探究中國鄉村文明的復興路徑。而青田,正是渠巖首次對鄉村復興進行探索。兩年后的2017年,渠道提出“青田范式”鄉村文明復興路徑。
7月20日,廣東工業大學藝術與設計學院赴佛山順德青田多彩鄉村實踐團來到青田實地調研,深入地了解、體會“青田范式”,渠巖向實踐團來訪的學生介紹“青田范式”的探索路徑和成效。
當前,很多村落選擇改造的路徑都是改造成為旅游商業區,“青田范式”所探索的路徑與之不一樣。“青田范式”并不是將鄉村看成單一的物質遺產,提取它的經濟價值。“青田范式”蘊含著一個完整的鄉村價值體系,從隱形和顯性價值分析,涵蓋鄉村的生產、生活、信仰、禮俗、倫理關系、人際關系等方面。
渠巖介紹,青田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幫助,這是“青田健康發展的保證”。“當前團隊也在創新更多形式與方法來更好地助力青田的發展,比如如何引入更多的合作和社會資源,來讓青田獲得更多的關注。”渠巖說道。
據了解,目前青田發展到一個有序、良性健康的階段,也沒有很多量化的目標,都是踏踏實實地做好每一步工作,不唱高調。讓青田能變成一個山清水秀,村民都可以喜歡并自豪地、有尊嚴地生活在他們的家園里,讓村民有幸福感的一個村莊。
渠巖認為,鄉村發展中不能只為了發掘鄉村經濟效益,而忽視了鄉村的文化遺產、文明價值。鄉建不是要將鄉村改造為旅游村,而是保護當地的傳統特色、生態環境,讓當地村民為自己的家園感到自豪,吸引村民回歸自己的扎根之地。(邵巧玲)
順德城市網(www.7web24.cn)相關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片、音頻、視頻資料及頁面設計、編排、軟件等)的版權和/或其他相關知識產權,均受中國法律和/或相關國際公約中有關著作權、商標權、專利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法律的保護,屬順德城市網和/或相關權利人專屬擁有。
除非中國法律另有規定,未經順德城市網書面許可,對順德城市網擁有版權和/或其他知識產權的任何內容,任何人不得復制或在非順德城市網所屬服務器上做鏡像或以其他任何方式進行使用(包括但不限于出版、發行、播放、轉載、復制、重制、改動、散布、表演、展示)。
違反上述聲明者,順德城市網將依法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順德城市網法律顧問:廣東力創律師事務所 沈密律師